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滚动新闻

新开普推出虚拟校园卡 校园“无卡化”时代来临

2017-06-19 17:31: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高杨 加入收藏

【摘要】近年来,随着移动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全新的消费模式也随之到来,衣食住行均可以用闪付、扫码等各类移动支付方式解决,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中新网6月19日电 近年来,随着移动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全新的消费模式也随之到来,衣食住行均可以用闪付、扫码等各类移动支付方式解决,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如今,校园卡也可以“装进”手机了,由高校信息化龙头企业新开普推出的虚拟校园卡,可代替实体校园卡实现身份识别、消费、图书借阅、门禁等多种功能。目前,云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等院校成为了虚拟校园卡的首批试点落地高校,后续将逐步覆盖更多高校,给师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更便捷的服务和体验。eDN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学生无卡化校园生活“完美”开启eDN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毋庸置疑,实体校园卡给师生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随之而来的是充值排队、遗失补办、忘带校园卡等一系列困扰,虚拟校园卡所具备的身份识别和支付功能则彻底解决了这些难题,让学生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轻松走遍校园。eDN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虚拟校园卡无需领取,学生只要打开完美校园APP,点击首页右上角,即可打开自己的虚拟校园卡页面。消费时,学生既可以扫描POS机上的二维码付款,也可以打开自己的二维码,靠近POS机扫码头扫描付款,二维码为动态生成的加密图像,定时更新,全程加密,扫码识别速度及安全性极高,且无论哪种方式,付款成功后手机和POS机均会实时显示交易结果,学生还可以自由设置单笔和每日交易限额,最大限度降低风险。eDN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同时,虚拟校园卡还可以作为身份凭证出入宿舍、图书馆等,将学生身份信息进行安全配置并可靠地嵌入到移动设备中,真正实现安全、便捷和高效识别。eDN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新开普虚拟校园卡还采用了HCE技术使NFC手机模拟校园卡,无论是通过门禁、闸机还是进行消费时,只需轻轻晃动手机,即可完成开门和消费功能。eDN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高校提升管理效率,保障数据安全eDN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虚拟校园卡在给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从学校全局管理的高度出发,极大提升学校各部门的管理效率,方便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和后勤管理等工作。eDN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首先,虚拟校园卡的一卡多用及数据共享功能避免了多种证卡的办理和发放工作,学校无需再制作发放大量临时卡,虚拟校园卡实时申请实时生效,有效节省了办理证卡的工本费用,极大地减轻各部门的工作压力,节约人工成本。虚拟校园卡还有效减少了师生丢卡补卡的机率,手机的便携性消除了实体卡的诸多限制,师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要的服务。eDN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在保障信息和支付安全方面,虚拟校园卡同样不遗余力,建立了交易风险安全控制、信息安全存储控制、信息安全传输控制等全面防范机制,并对用户的关键信息进行多重加密,保障每一次使用都安全便捷。eDN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合作方 开放接口,轻松对接第三方eDN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新开普虚拟校园卡也为合作方提供了完善的行业解决方案和功能优化方案,合作方通过授权后即可在任意开发环境下使用,丰富齐全的功能,可以满足各种类型的产品需求,覆盖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eDN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虚拟校园卡全面接入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银联和各大银行支付渠道,为学生创造更丰富的消费场景的同时,还可以满足学生在图书借阅、自助打印、校医院缴费等多种需求,例如,学校的图书馆系统对接虚拟卡支付接口后,管理员可以通过扫码查询学生图书借阅信息、逾期归还时扣除校园卡余额并更新欠费状态等,为师生带来便捷、安全的服务。eDN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虚拟校园卡的出现,无疑是校园信息化的又一次重大革新,借助4G技术、智能手机设备、完美校园APP等,让师生使用校园卡的体验成倍增长,新开普会不断创新技术与服务,促进高校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校园卡的高级形态会在各大高校普及,越来越多的师生都能享受到便捷的无卡化校园生活。eDN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客商网官方微信公众号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高杨]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客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客商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独家策划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400-777-8188 010-57955515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客商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4-2023 京ICP备16002234号-2[!--temp.cnzztj--]